房讯网讯 2020年,在新冠疫情叠加国外经贸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对于整个写字楼行业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新冠疫情加速了写字楼行业洗牌,同时倒逼着写字楼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在这个令人难忘的重压之下的重启之年,房讯网带你一起盘点过去一年写字楼行业有哪些值得铭记的大事件。
事件一:北京、上海多地推出对中小微企业写字楼租金减免措施
时间:2020年3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给中国的经济和企业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新的商业机遇。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房地产包括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及文旅地产坚守防疫复工两条战线,免租减租损失严重,经营受阻销售停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北京、上海等省市推出对中小微企业房租减免措施。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4月中旬曾披露,北京36家市管企业统计减免房租约9.8亿元,区管企业统计减免房租约7.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文化产业园等各类载体统计减免房租约13.8亿元。其中朝阳、海淀各类房产主体分别统计为区内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8.1亿元和7.9亿元。
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市属企业集团中,涉及中小企业租户的34家企业集团目前已对外发布公告,各委托监管单位和各区国资委也积极贯彻落实,制定针对性的实施办法,确保政策优惠落地。估计,市属国有企业可减免的租金合计约25亿元,惠及约3.5万家中小企业。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奠定坚实基础。
事件二:广州"48条"新政惊现"一日游"
时间:2020年3月
3月3日,广州市政府网站发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共计48条举措。其中,第31条中的"优化商服类项目建设和销售管理,商服类项目未完成规划报建手续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引发了强烈反响。
3月4日,广州"48条"的网页链接变成了无法访问状态。3月5日,广州市政府网站重新发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仍然是48条,但其中第31条已经"变脸":关于商服类项目的相关表述被删除了。
事件三:全国写字楼平均空置率接近30%
时间:2020年7月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不断高企的空置率、持续下降的租金(售价)以及连续增加的新增供应,给写字楼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考验。
根据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CORC)联合部分会员单位统计,2020年上半年,一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全部在20%以上运行,均创十年新高;上海和深圳甚至超过了25%以上。全国写字楼平均空置率接近30%,商业营业用房空置率高达35%。
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CORC)秘书长刘凯表示,写字楼市场下行,疫情冲击并非唯一因素,而是经济环境、贸易争端、供应增加等多种因素叠加效应的影响。因此,写字楼市场的回暖同样依赖于整个经济的复苏的脚步。
事件四:写字楼仍然是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物业类型
时间:2020年7月
据戴德梁行数据,写字楼仍然是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成交金额约占2020年上半年成交总额的68%。成交宗数占比各类型物业的58%。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大宗交易如下:2月7日,作为今年开年最爆炸的消息,韩国LG集团出售其位于北京长安街边的中国总部--LG双子座大厦;4月8日,北京植晟云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33.12亿元竞得北京中弘大厦;5月29日,据上海银行公告称,公司与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20年签订了购房协议,标的物为绿地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项目,总价款48.54亿元;6月30日,高力国际披露,其促成上海黄浦地标项目长城金融大厦成功售出,买方为外资。这也是今年目前为止外资机构单体交易额最大的成交,总成交金额30.04亿元。
从各城市来看,上海今年上半年录得大宗交易11笔,交易总额223.08亿元(仅为公布金额的10单总和),依然保持全国大宗交易市场双料冠军。北京市场今年上半年录得大宗交易10笔,交易总额183.87亿元(仅为公布金额的10单总和),由此可见,投资者更青睐北京上海,将投资布局于两大市场。
事件五:上海明天广场、厦门国际中心纷纷流拍
时间:2020年10月
10月,上海明天广场(首次拍卖价25.71亿元)、厦门国际中心(起拍价36.4亿元)被摆上法院拍卖桌上。作为城市的面子工程,在建设时寄予希望,不过背后公司出现资金断裂,破产清算被迫法拍。尽管两家拍卖均吸引上万人次围观,但最终亦因无人竞价而流拍。
流拍后通过打折降价、调整出让条件。最终,11月11日,阿里法拍信息披露,厦门国际中心、厦门宝嘉中心资产捆绑资产包成功出让,以底价29.12亿元成交;上海明天广场经历两次流拍,11月30日第三度挂牌的上海明天广场以19.907亿元成功拍出。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李想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一些项目,尤其是价格比较高的项目,想要拍卖成功,依然是很困难的。他表示,在目前的后疫情阶段,整个国家的经济,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都难言理想,因为整个大环境都是处于一种受到严重冲击,之后再复苏、反弹的过程中。某一开发商或者机构投资者能拿出一大笔钱去拍下写字楼,或者是一个体量庞大的项目,这不太符合目前的经济态势。
事件六:SOHO中国私有化二度失败,潘石屹套现未果
时间:2020年11月
据路透社报道,11月13日下午3点,SOHO中国股价跳水,涨幅收窄至10%,此前一度涨超40%。高瓴资本表示,无意将SOHO中国私有化。
这是SOHO中国第二次寻求私有化。2020年3月,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就提出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私有化SOHO中国,交易价值40亿美元,但这次交易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公司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在今年8月宣布终止。
事件七:优客工场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时间:2020年11月
11月24日,以SPAC登陆美股市场的优客工场举行纳斯达克上市仪式,交易代码为"UK"。这次虽然重启上市,估值却缩水了超过7成,仅为7.69亿美元。上市首日,优客工场以每股8.56美元的价格报收,当日涨幅4.77%。截至11月19日收盘,总市值只有惨淡的4944.6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5亿元。超越WeWork成为"联合办公第一股"
根据优客工场发布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优客工场的营收分别为4.49亿元、11.6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45亿元、8.07亿元;2020年上半年,优客工场营收3.9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7亿元有所下滑,同期净亏损为1.89亿元,较上年同期4.33亿元净亏损有所收窄。
事件八:绿地集团"甩包袱"出售231亿商办资产包背后的红线
时间:2020年11月
曾经在绿地内部扮演"扛大旗"角色的商办物业,而今已演变成为压在肩上的"包袱"。一份绿地控股集团的商办项目推荐书显示,集团有意出让包含上海和江苏两地共14个项目27个物业项目,合计售价231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报道称,绿地本次推介的项目中交易方式多为整栋销售,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兼而有之。推介项目中,不乏地铁上盖综合体、具备市中心区位优势的成熟商圈物业等。出售消息传出后,不少绿地投资者表示:"绿地卖商业物业应该属于利好,商业资产折旧好多年了,卖了之后绿地净资产可以增加百亿,又可以增加200亿现金流。"
事件九:华为中国区总部入驻丽泽SOHO
时间:2020年12月
华为2021年或将入驻丽泽soho。据知情人士透露,丽泽soho北塔整栋6万平方米被一家市值过万亿的国内知名高科技公司整租,将作为其中国区总部。根据前一段时间华为和腾讯都曾对丽泽商务区进行考察的情况,很有可能入驻的是华为中国区总部。记者据此向项目招商人员求证,得到回复为消息属实,但具体细节还在落实中,不方便透露。
今年以来,丽泽金融商务区整体的产业空间,都在加速释放。据丽泽金融商务区管委会消息,目前整个区域的南区19个项目已经实现供地,其中8个项目、95万平米已经投入使用。中华联合保险、中国人民数字货币研究所等一批高端金融资源加快聚集,入驻企业达到597家,其中金融类企业374家,占比63.5%。
事件十:我国首个商业办公建筑团体标准在京发布
高光时间:2020年12月
12月25日,在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七届年会上,全国工商联直属全联房地产商会发布2020年团体标准公告,推荐性团体标准《商业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标准技术导则》(标准编号:T/CRECC08-2020)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商业办公领域团体标准,该标准由全联房地产商会、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仲量联行等单位联合研制,全联房地产商会写字楼分会负责组织实施。
《商业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标准技术导则》(简称COSS)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三个篇章作为核心,加上前言、总则、术语、一般规定、总体目标以及认证体系,共29章,约16万字;该标准涵盖了商业办公楼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资产管理的全产业链的操作实务,做到的技术与商务运营并重。
来源:房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