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论坛、展览、大赛”三个板块多方位呈现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展望了机器人科技未来走向。百余家企业、500余件展品无不在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将开启高速模式。
01 全球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
中国潜力不断释放。
机器人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不断实现技术参数和产品功能更新换代,围绕应用需求推出定制场景新产品。5G、AI、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机器人数字化、网络化。
以韩国为例,现代公司于1984年启动机器人业务,三年后生产出首台焊接机器人,并于2018年取得了累计出货5万台工业机器人的成绩。2020年,现代集团联合韩国最大的通信巨头KT集团共同研发酒店机器人“Enbot”。它使用了空间映射、自动行驶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能将酒店客人日常所需的毛巾或矿泉水等便利用品送到客房。2022年,第二代Enbot更新了发动机和轮胎,使移动速度加快了40%,提高了回避等行驶稳定性,电池性能也比以往提高了30%以上,整体相比第一代增加了1.5倍的装载量。
现代集团工业机器人系列
从现代集团机器人发展历程来看,机器人产业必然由工厂环境下替代人工向生活场景下服务人类迈进。全球围绕场景应用,机器人新产品不断出现,机器人更新速度明显加快。相比之下,中国市场虽然起步晚,但是在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占比已经超过1/3。
中国机器人市场在政策和应用需求带动下向各行业广泛渗透。在供给侧,国内厂商攻克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机器视觉技术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对复杂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工业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显着改善。高标准工艺与机器控制完美融合,实现复杂精密生产应用。服务机器人引入路径算法、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技术,与人的交互更加高效、顺畅。特种机器人集成新型传感技术,从事故救援到深海探测,多领域实现突破。
北京冬奥会期间正在进行雾化消毒的机器人
在需求侧,随着疫情期间“非接触”需求的提升,服务机器人在清洁、巡检、送餐、消杀等方面替代人工;无人工厂使移动机器人应用水平显着提升,依托控制器、操作系统以及算法,精准控制移动机器人轨迹;教育陪伴机器人化身智能玩具,满足了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医疗机器人从机械化的康复治疗、精密化的手术操作到融合AI科技的诊断检验,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不可缺失的助手。从数据看,中国机器人市场2018-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6%,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10.7%的复合增速。
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加速,
任重道远。
国内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众多高校院所在人才培养、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关键零部件攻关方面不断创新,与国内外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但仍然没有改变人才培养与下游需求不匹配的局面,导致“人数多、人才少”的用人尴尬。技术方面,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依然以国外“四大家族”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占据领先地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仍然有90%需要进口。安川、西门子、三菱、松下、伦茨、路斯特等厂商在电机稳定性、持久性、噪声、功率等方面依然领先。
工业机器人
纵观国内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过程,强烈的市场逻辑、以实现经济利益为尺度固然能够短期刺激厂商的积极性,甚至让高校也充斥着对经济价值的担忧而对一些潜力课题畏首畏尾;但是从长远看,要想缩小国内外差距,甚至在新的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还是需要从创新源头出发,补足技术短板、开辟技术新领地。
来 源: 首创高科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