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关于楼市、股市、货币及财政……钟伟教授最新发言!
http://www.funxun.com房讯网2024/12/16 9:23:00
[提要]2024年12月10日,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21届年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成功举行,主题为"蝶变与新生:前行的力量"。来自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专家和行业精英及新闻媒体超过600位嘉宾出席,深入探讨写字楼产业园行业发展趋势及创新的战略路径和解决方案。

  2024年12月10日,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21届年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成功举行,主题为"蝶变与新生:前行的力量"。来自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专家和行业精英及新闻媒体超过600位嘉宾出席,深入探讨写字楼产业园行业发展趋势及创新的战略路径和解决方案。

  着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教授钟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对2025年的经济看法,经济可能不好,股市可能还行,楼市有一些企稳的迹象,这就是对2025年经济展望的概括性的说法,经济不好不一定楼市股市资产价格就完全不好。以下是钟伟主旨演讲实录: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教授钟伟

  变和不变

  第一部分看一下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以前不变的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可变的是怎么达成好的经济发展的手段。

  然后什么是可变的呢,发展和安全特别大的涉及到的安全,比如说区域安全、系统性安全、国家安全,如果涉及到安全的问题,经济可以稍微缓一缓,这也是近期看到地方财政,楼市股市危险的状况有所调整的根本原因。现在如果有政策的调整,往往是因为一些局部的领域出现了明显的风险管控的难度,然后才会调整。这是我们看到的可变的部分。

  好了,那么国际形势何在何往?特朗普就那么几招,一个是加关税,对中国加关税50%和60%都有可能,再一个是驱赶移民,然后就是财政刺激。当美国摇摆州不再摇摆的时候,美国这个国家分裂的可能性更严重。

  大概率明年上半年经济不太稳定,回顾一下2018年特朗普上台之后对中国的经济带来的影响负的1个点。这次大家认为稍微温和一点,认为他的上台对中国的经济大概在负的0.5个点,明年的经济跟今年变化不太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从4.8下降到4.4,这是特朗普带来的影响,这是中国基本的情况。

  中国的基本情况,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其实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比较容易理解,我们面临着持续通缩紧缩的压力,持续了多长时间?一种说法三年,一种说法是一年多。如果2020年开始算,已经超过了三年;2023年1到4月份,由于疫情的结束经济回暖,然后2023年下半年经济下行。整体来讲,经济状况是温和的衰退加上持续的通缩,这个格局2025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能增速目标值还会在5,但是实际能实现的增速可能比今年低,比如说至少0.5个点,通缩的状况还会延续。

  金融和地产行业并不太受欢迎,两次金融会议对金融的定位首先是害人精,小妖精,对地产的论述也类似。

  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格局,很多人期望出现大力出奇迹这样的事情,不要这么想,因为一个故事是如何从基本的概念提出来,然后建立框架,形成完整的故事的框架和情节。有一本书《叙事经济学》我建议大家仔细的看,认真的看,对解释现实有非常大的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对叙事的故事在过去的10到12年,基本上体系完全凝固化了,出乎意料的新的剧情不会主动的出现,而根据冲击和风险小的出现,整个叙事凝固化了。更多的我们看到叙事的角度说,新的流量催生新的市场,以最锋利的镰刀和疯狂生长的韭菜为经济运行的特点,这是第一部分。

  我们理解2025年的经济状况不会显着优于今年,经济受到很多的挑战。

  增长逻辑

  第二个,之所以中国经济走到今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整个中国的崛起一定意味着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这个叙事不再是完整的,至少在西方中心主义之外要接受一个大国的崛起,这是人类历史上没有的,我们反复说复兴梦也好,崛起也好,我们知道不变的是崛起。

  中国的经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20年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今后的很长时间根本回不去了,也是不可能回去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整个中国经济自身的增长逻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第一个我们可以看一下中美之间的状况,中国和美国竞争还在延续当中,如果在2019年甚至2020年问国际学者或者中国的学者,什么时候中国的GDP超过美国?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2030到2035年中国GDP一定规模比美国大,但是现在这是一个不一定的事情。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中国对美国的GDP的体量的差距是在缩小还是扩大?我们都知道。所以在高峰的时候19年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72%、73%,今年可能相当于美国的53%、54%,还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当下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美国的名义GDP的增速总体上比中国快了。

  中国政府宣布要达到的经济增速和市场最终实现的经济增速,以前往往是中国政府宣布经济增长7%,市场给出的答案是增长10%,现在政府给出的政策宣誓是5%,市场可能给出的增速并不会比这个高。所以可见政府的努力越来越重要,因为市场的力量变得不那么强劲。这是第二个变化。

  我们再看挑战在哪里?除了中美竞争之外还有我们自己的工业化,中国的工业化进展到今天,我们理解从20年前到现在,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从美国抢了超过10个百分点,日本抢了超过10个百分点,中国目前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球30%多的水平。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呢?因为排在之后的第二到第五加起来工业增加值都没有中国大,相当于地球的1/3。中国的工业可以服务全球的25到30亿人,而我们自己的内部需求只有14亿,所以我们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一定要有一半以上是依赖于外部需求的,所以中美的贸易冲突并不说明中国和美国不再是最强的贸易对手了。但是中国的工业走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强劲的外需,因为美国也好,欧盟也好,甚至东盟也好,都是中国外贸顺差的特别重要的来源。如果外贸顺差开始收敛,就意味着中国工业增加值和体量难以增长,甚至有所收缩,所以工业增加值走到今天,工业很难再大,但要变得更优更强。

  我们看到的另一个挑战,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有多种统计口径,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大概可以说中国城镇上居住着九亿人,剩下的住在农村,所以城镇的住宅3.74亿套。这是基本状况。

  20年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对红利的补充,走到今天这个情况很难再高歌猛进的走下去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没有增量和更新的市场,我倾向于认为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官员或者学者,比如说黄奇帆认为房子已经够了,这个说法值得商榷,三亿户每年更新2.5%,住宅的刚需也有七八万套。一般来说中位数这么估计,到底宏观经济影响了中国房地产还是中国房地产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呢,还有人纠结这个事儿,中位数的估计是在过去的四到五年,由于中国房地产深度的泡沫化的调整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5到3个点,导致城镇人口失业率提升了5到10个百分点,因此我们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然后我们看到的人口,中国的人口也不再支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原因是因为2016、17年前后中国新生人口达到了相对高点。目前来讲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的净减少,每年大概出生人口800到850万,死亡的人口1050万甚至更多,我们预期2050年中国的人口和2000年的人口总数差不多。

  计划生育政策怎么评价它?100年间两个国家不可以说是成功的,有可能是失败的,其中一个国家是日本,一百年前和现在相比日本的人口增长了不到一倍。另一个也许我们认为不太成功的国家就是沙俄到苏联到俄罗斯,本来他们控制的地盘和人口跟其他的欧洲的人口类似,但是目前欧洲人口超过4亿,而俄罗斯人口100年来几乎没有增长。如果中国更快的在20年前调整人口政策,目前的中国经济的状况会好很多。

  我们理解这些,就知道了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并不仅仅是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的结束,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和美国竞争,我们的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的程度,人口等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其实不太可能在目前的条件下维持类似于2010年之前的高速增长,这个条件不具备。

  我们要理解这一点,然后才是讨论宏观政策怎么维持相对可以接受的稳健的经济增速的问题。

  三个时点

  第三点,我希望大家记住三个时点,2010、2017、2024。这三个时点为什么重要,我想这么说,2010年之前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速大概9.8%到10,通货膨胀每年3到5%。然后到了2017年,特别重要,极其重要,因为2017年中国经济大多数指标从2010年之前的两位数变成个位数。举个例子,2016年底我们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了三去一降一补,那个时候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已经28%、29%,体量非常大。然后2010年前后我们的人口达到了暂时的高点,然后下行,目前是2016年的一半,2017年我们的白酒消费跟现在比,我们的手机出货量和现在比,17年喝掉的白酒是现在的两倍多,17年手机的出货量是现在的接近三倍,2017年中国开长途货运卡车的司机数量是现在的接近3倍。所以2017年其实在此之后很多经济变量快速下行,2017年中国居民对未来的就业和收入的增长达到了峰值。所以在2010年到2017年,投资回报正常回报很难达到两位数,大概是个位数,2024年也很重要,2024年经济大流行之后到现在新的调整年份的开始,2024年前后中国的大多数经济指标处于0以上或者0以下,比如说物价指数PPI是0以下,CPI轻微的0以上,我们的消费轻微的0以上,所以0变成了分水岭。不再是个位数的增长,而是有的指标0以上,有的指标0以下。

  那么假定经济增长譬如说名义增长是5%,扣掉物价负的两三个点,名义增长如果是2到3%的样子,那么实际上意味着我们现在投资资本金在中国的土地能够获得的回报就是2到3%。所以回想一下2010年之前随便投资什么获得15%的回报,现在非常低的回报,有些行业可能是亏损的。

  2010年底到2016年初我们经历了大概6年的通缩,2021年5月份到现在我们进入了新一轮的通缩。为什么强调这五年,正好是2008年由于应对次贷危机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宏观政策,搞了四万亿,刺激的有效性是两年半,2008年底开始执行到2010年上半年,然后政策效果就消失了,就通缩了。

  所以,如果现在要走出经济的增长乏力和物价比较糟糕的状况,我们需要比2008年的时候更大力度的超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多大力度?2008年刺激力度相当于GDP的13%,就意味着如果中国政府想要猛烈的提振市场信心,我们的刺激力度需要15到18万亿每年。

  这是我们看到的私人部门的心态变化,首先下降的是投资,率先收缩,然后下降的是消费,然后上升的是储蓄,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进行投资,你要进行实体或者服务业的投资,获得稳定回报的难度在加大。各个行业的过剩显然比稀缺来的更普遍。

  另外一个是消费,预期信心开始逆转的时候,消费的信心也会下降。比如说北京,今年经济增长还可以,但是消费增速跟经济增速差不多,但是去年消费增速比经济增速快两个点,今年是持平或者略慢。更多的非国有企业选择了更多的动作,叫做储蓄。中国目前的储蓄倾向在迅速的提升,但是请不要太在意储蓄,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增长,净储蓄很快的会被消耗完。

  然后央行在2018年做过一个调查,显示2017年开始中国居民对未来的收入和就业的增长已经倾向于悲观,这个情绪的调整不是来自于大流行和当下,17年前后就开始了。

  这是我们整个国有和非国有的投资情况,目前非国有的投资倾向不高。然后是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的利润和工业的产能的利用率。为什么这个重要,因为我们有写字楼、产业园,写字楼面世到现在就不到300年,20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制造业是把工人放到工厂,服务业就是把劳工放到写字楼,服务业的血汗工厂进写字楼。

  这是随着金融、市场、法律、服务中介行业在250年前开始迅速发展,形成了产业,产业园区在中国用的词比较多,其实是跟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相关。2016年到2019年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去产能,小差产能被剔出,有优势的产能出现,工业利润增加值增加。2017年规上企业利润8.7万亿,今年大概率不超过7万亿,差不多四年的时间我们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了20%,就意味着企业的产业利用率同步的大幅度下降。

  这是2010、2017、2024,我们不要期待再回到之前的情况,不太可能。从现在开始2035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3到5%的区间,难度非常大。

  我们做什么能挣钱?我们关注资产价格,2025年中国经济不太好,但是资产价格还比较温暖,过去一段时间西方的房地产股票都表现的不错,特朗普上台之后A股和美股都有很好的表现,这是预期。

  过去我们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图表明中国的储蓄在哪,中国的债务在哪?中国的家庭储蓄并不是20:80现象,严格来讲是2:98,真正拥有足额储蓄的富裕家庭占人群的2%,如果考虑到房贷、消费贷几个加起来,中国的中等以下收入群体,他们的债务和资产一抵,他们是没有净资产的,这就是中国穷者更穷,富者没有越富。

  北京市进入11月份以来,住宅市场迅速回暖,但是销售两极化,如果看二手房市场的销售的中位数套型价格是400-500万,同时北京的豪宅销售也很不错,所以我们要理解2%的富裕群体他们有储蓄,另外98%他们的金融资产储蓄量非常有限。

  如果这样的话,大类资产在过去的10年表现的比较好,第一个也是值得我们讨论关注的,就是比特币。马斯克也好,特朗普也好都是比特币的信徒,比特币在全球来讲都是迅猛发展的非官方的数字化的货币。可以说贵金属的货币是商品本位的,人民币美元这些是国家信用本位的法定货币,比特币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本位的货币,你消灭不了它,即便全球互联网消失了,比特币会消失,互联网恢复了比特币又出现了。美国政府有26万枚比特币,中国政府也有,估计中国权利部门没收了大概19到20万枚比特币,市场价值约200亿美元,中位数估计2025年比特币价格会从现在的十万美元上升到十五万美元。

  黄金,2025年经济格局变得更为动荡,但是特朗普不是战争的狂热分子,2025年黄金价格上升会放缓。

  第三个大类资产是美股,过去的十年,美国三大指数,尤其是纳指和标普500涨幅超过了巴非特的公司,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资团队他们努力十年的成果还不如被动买入指数投资。在2025年,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认为美股已经非常昂贵,动态市盈率40倍以下,PB4倍以下,现金流为正,这几条杠杆衡量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已经不健康了。但是美股虽然很贵,还会进一步的上涨。2025年美国的三大指数在过去十年几乎每年都创新高,明年可能还会上涨5%到10%,跟A股比起来如果有稳定的5%到10%的指数回报,这个还是可以的。

  人民币,2015年年底的时候,由于我们的资本市场异常波动,导致了我们牺牲一点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开始下降,正好那时候开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达到峰值,1:6,再也没有回到那个高度,19和21年人民币稍微好一点,但是大体上人民币从6到现在的7.2,贬值了20%,这在全球来讲是温和的贬值。目前中国央行人民币宽区间控制在7.0和7.35。日本在泡沫期间的30年,日本银行宽区间管理是100到150,中国人民银行对汇率市场干预率也非常长,2025年有可能会出现经济好转的话,有可能再恢复。

  2025年比特币和美股仍然会有好的表现,中国的资产价格股市楼市也会改善。

  楼市、股市和财政

  中国的房地产,讲到房地产有一个根本的问题绕不过去,官员们到底喜欢开发商还是厌恶开发商,这很重要。

  2016年5、6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文章在人民日报刊发,我们记住了四个字房住不炒,另外一个描述被我们忽略了,树再大也长不到天上去,意思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房地产,房地产这个树再大也长不到天上去,还是需要有国之利器,关键的技术研发,房地产是很重要,但是不能过度的强调重要性,然后到了2017年之后的房住不炒,开发商的评价也变了,去年的时候一个重要官员说如果希望政府介入到土地和存量的收储托一下市场,这个回购的价格应该是白菜价,开发商应该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今年的两会一个官员说房地产企业该倒闭倒闭,该破产破产。

  其实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你很难期待一些官员对房地产开发商,尤其是民营企业有什么好感。当然到现在出现了一些变化。

  我们要描述一下这个市场,这个市场的第一点描述,2024年现在市场发生了什么?发生的事情是2024年跟2023年比,我们的销售收入在2023年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今年再度减少了2.5万亿左右。今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很难突破十亿平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值,上市房企的总市值去年全年减少了5000亿,今年略有减少,926房地产整个企业的市值恢复了40%以后仍然不及年初。总体来讲,目前的整个销售收入仍然在减少,房地产作为一桩生意,房地产企业市值是不太乐观的。

  房地产目前的市场规模,商品房大概相当于巅峰时期的35%到40%,市场的大半已经失去了。这就是2024年的现状。

  我们看一下房地产存货有多大的压力,中位数的看法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货总体在100到120亿方,30%是非住宅,剩下的是住宅部分。以现在的去化,大约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把目前已有的存量消化掉。如果我们把存货减值,通过接近收尾已经开工建设还没有动工总的存货做一个减值的估计,这个量也会非常大,有的估计大概在10到15万亿,也有人大概8万亿左右,无论如何我们期望中国房地产有一个筑底企稳的迹象,我们需要的资金量是万亿级的,四到五万亿,千亿级的资金投入远不足以让市场企稳,这就是现在市场的状况。

  左边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到房价的下跌,普遍的猛烈的下跌。右边的图可以看到写字楼的空置,大概率是低估了五个点左右,北京上海这样的市场目前表观空置率20%,实际可能25%或者更高,能级越低的城市空置率越高。

  根据官方的数字大概今年跟去年相比减了10%到25%之间,看不同的情况。

  目前总体来说下行的,如果我们看一下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热情就能知道,即便是头部的央国企拿地的整个资金的开支跟巅峰时期相比,大约还剩下40%。这是整个销售情况,写字楼、商铺、酒店都在空置,其中空置最严重的可能是写字楼,次之的可能是商铺,酒店尤其是高星级的酒店,中国极其富裕的个体他们作为家族信托或者慈善信托会指向酒店的标的物,整体来讲房地产在住宅当中的压力最大。

  然后就是租金,租金也是在下行,我们看到租金下行的典型的例子,例如上海虹桥,北京望京,都是比较糟糕的。

  总体上来讲,现在市场就是这样的状况,建筑行业也不行,政府投资那些公用建筑,由于地方政府没有钱了,也在收缩,商品房建筑也在下降,稍微好点的可能是家装市场,2024年2C家装市场还比较好,其他的都很弱。

  头部的外资投资银行和国内的优秀房地产服务中介机构,大家倾向于认为2025年年底到2026年年初,中国的一线城市和高能级的省会城市,大概能够见到筑底回稳的态势,所以住宅大概还有一年到一年半我们能够见到住宅市场的企稳。写字楼或者非住宅,由于是行政制的配建,强迫开发商做这个事情。目前其实写字楼市场我一开始比较乐观,仔细看这几年的数字比较担心。

  比如说北京,去年和今年都是写字楼的供应的高峰,150万方,净吸纳量60万方,在未来的五年很难回到19年前后差不多5到7的空置率,所以消化目前比较高的空置率,可能对全国高能级的城市,北上广深来讲,也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对写字楼的需求这一侧,首先需求这一侧最大的TMT不行了,第二类是市场中介,法律会计不行了,第三是金融不行,你可以看到包括消费也都在下行,总体来讲住宅可能一年到一年半高能级城市见底,写字楼、产业园恢复的周期稍微慢一点。

  再看日本的情况,我想介绍一个词:合成谬误。每年做的事情当时看起来都是对的,回顾二十年看就不一定对,日本的经济从一开始他们觉得有希望到没有什么希望到最后政府敷衍了事,日本官员也很努力,他们也曾经认为日本可以说不,日本是重要的经济体,事过三十年,日本这个国家GDP潜在增速只有0.3到0.5,长期物价低迷,企业从高杠杆一直到现在日本的企业家族起来之后没有杠杆,所以日本企业家经常说高增长时期他们是食肉动物,现在变成了食草动物。日本曾经是高储蓄国家,现在没有储蓄了,日本曾经是贸易顺差国家,现在没有贸易顺差了,三十年之后日本的物价变得很低,大家的欲望也变得很低,要改变国家的命运有时候需要矫枉过正,日本是典型的例子,日本的房地产修复花了20年,美国的房地产修复花了7年,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修复需要花9年,2021年走到现在已经走了三四年了,接下来的五年可以见底。

  我们再看中美的对比,2008年的中国和美国以及疫情之后的中国和美国,大家回想一下。2008年的中国和美国都遭遇了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接下来中国搞四万亿刺激,美国搞刺激计划,结果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高增长高通胀,股市和楼市分别在四万亿推出之后的四个月和三个季度翻一倍。然后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极强,全世界买买买,美国次之,欧洲陷入了欧债危机,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因为四万亿变薄了,反而如日中天变得非常的强劲。

  我们回顾一下,有的人说如果印文凭能解决教育问题,那印钞票就能解决经济问题,印钞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不能。

  美联储次贷危机到现在资产规模增加的6倍,利率从高点到零再往上走非常的灵活。看中国的情况,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管理的经济规模差不多,但是中国央行目前的规模,大概相当于欧央行规模的75%。即便中国央行跟欧央行一样也有25%的扩张余地,中国的财政角度来讲,中国中央财政只有30万亿的债务,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相当于GDP的130%,中国只有不到20%。所以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中国央行如果真的要使用超常规的周期政策,中国央行有非常大的货币管控的空间,要拯救房地产,直接股市央行入市,买入目前活在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股票就可以了,一年买一两千亿就可以起到稳定楼市的作用。而目前我们对按揭贷款,存量和增量进行利率的降低,每年商业银行要付出的减少利息收入的代价就不会比每年1300到1500亿低,如果这个钱央行直接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债券,效果会更好。

  另外是利率,十年期国债2%的利率目前的水平,货币市场的利率就应该在0.5%左右,而现在太高,1.1%,所以现在货币市场的利率明显偏高,抑制了利率长端继续下行。

  财政政策有能力以每年十万亿的能力扩张持续十年,如果能够换来每年3.5%的增长,即便2035年中国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然不会超过GDP的30%,所以中国的中央财政和中央人民银行有非常大的扩张余地,极大的扩张余地,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得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发生根本的变化,这是我们看到的08年和现在中美换了角色扮演。

  926和昨天的会议传递了什么信息,对于金融,股票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对财政的问题,2017年以来政策并没有特别大的调整,都是倾向于认为对地方财政的赤字要求谁家的孩子谁抱回去,严厉的下压,甚至谁要把隐债纳入到民债来还要负责,搞的地方财政非常困难,从税费汲取不足到土地出让不足到举债能力不足到最后依赖于罚没收入,这是危险的,所以出台了12万亿解决地方债务的措施。

  房住不炒2017年3月份到现在将近八年的时间,也有了一个调性根本的变化;然后就是股市,股市要提振活跃市场交易。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我相信还是我们要兼顾发展和安全,如果股市、楼市和地方财政慢慢形成一些风险,那么这些风险就会需要有更多的手段去化解和应对,如果已有的手段还不足以让这些风险筑底企稳甚至回升,那么后续的政策就加码,必须缓解,必须加码,而且对2025年可能遭遇特朗普的冲击留有了余地。

  对于这三大风险未来的处置的进程和力度我们可能更乐观一些,这个926会议远远比住建部强调一万遍三枝箭重要的多。

  2025年做什么?

  展望未来,2025年我们能够做什么呢?

  第一个,2025年之后到非常长的时间,我相信中国经济基本盘还是在的,压舱石还是在的,比如说制造业的能力,精明强干的企业家群体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以及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政策能够更多的照顾到法制化和市场化,更多的照顾到非国有企业的情绪,那么中国经济仍然有可能在2035年前后赶上美国,需要从现在到2035年维持不低于4%的增长,同时美国的经济增长不快于2.5%,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到5.5%左右,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我们会超过美国。

  第二个,未来我们要理解,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家应该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什么是难呢,比如说研发,全球排前33个国家当中,RMD开支超过GDP2%,33个国家,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研发投入的量非常大,这给中国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投资重点方向,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机器人等等,都是未来的新兴产业园区主要的角色和玩家。政府投的多市场可以少投一点,有市场化前景的可以多投一点。

  关于研发,研发是难的,要做正确的事情怎么做?如果我们看一下,78年到97年,中国加入世贸之前走了20年的时间,以前农民没有劳动热情,后来又了巨大的劳动热情,所以农业有了改观,但是如果没有种子、化肥、农药、收割、仓储等科学技术的加持,那么只是一个简单的量的扩张,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有所增加。但是今天,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因此在未来只有复杂的有壁垒的行业能够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相反,目前看起来还不错的一些行业,我觉得很难有长期稳定的前景,比如说电商直播,不带有非常强的技术复杂程度的背景。

  我们也不知道中国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走的是美国的道路还是日本的道路还是欧洲的道路,如果我们走美国式的道路,比较及时大胆的调控,花7到9年能走出困境;如果走日本式的道路,可能就会有一个谬误,看起来每一步都是对的,但是30年加起来不一定对。

  民营企业能做的四个有:有政策保护和支持,有广阔的国内和国际的市场,有自己的资金,有行业和技术壁垒。这些企业的成功显然是依赖于新兴的90后、00后也许更好一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角,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主角无疑越来越年轻化,也有他们自己的朝气和能力。所以未来中国这些企业的成长还会非常好。

  像房地产这样出现动辄销售过千亿的全国性的巨大体量的公司,可能性在减少。目前在中国更多的机会给予有技术壁垒和能力的,形成几十亿到数百亿规模的区域性、行业性公司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些公司也非常典型的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

  所以,我们期待2025经济运行平稳略有放缓,宏观经济更加积极敢于托底,股市楼市资产价格也许比今年温暖,大家的日子也比今年好过一些,谢谢大家!

   来 源:房讯网



关于房讯-媒体报道-加盟房讯-友情链接-联系方式
房讯网 版权所有 2009-2022
采编中心:010-87768660 技术支持:010-8776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