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澎湃翻涌之际,中资企业扬帆出海正成为经济舞台上的关键篇章,制造业出海占比更是相对可观,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影响力,在产业升级中不断提升出海价值,并且在打造品牌影响力、加强研发和本地化产能投入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
此前,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中国工业地产报告》中提到随着新质生产力在工业领域的持续深化,中国工业地产正积极拓展至更宽广的全球市场。作为《中国工业地产报告》的延续篇,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中资企业出海报告》,聚焦中资企业出海浪潮,全方位剖析其背后的机遇与挑战、策略与趋势。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产业及物流地产服务部负责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负责人罗瑾表示:"随着全球化布局,中资企业出海已然走过40余年,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涉及从产品出口到全球品牌建设的转变。面对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复杂性,中国企业需要制定灵活的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并在目标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本地化运营。随着产业升级和全球化布局的推进,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出海溯源:历史轨迹与多元力量汇聚推动
企业出海历经从产品出口萌芽到规模产业布局的蝶变,其背后产能过剩需拓新市场、成本攀升驱动外迁、贸易壁垒倒逼布局优化、政策支持保驾护航、技术与市场多元需求吸引,多力合驱,使制造业出海成必然。
1979-1999(1.0时代 萌芽初启): 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经济全球化推动企业向外探索。
2000-2007(2.0时代 成长跨越): 制造业和电商增强参与,中国加入WTO,对外投资增长。
2008-2019(3.0时代 变革升级 ): 互联网出海浪潮,线上线下运营模式融合,加速全球化布局。
2020至今 (4.0时代价值跃升 ): 产业升级下出海价值升级,面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研发和本地化产能投入。
全球布局:目的地抉择与产业适配
贸易总额稳健上扬,东盟等新兴市场崭露头角
2024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攀升至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除了对欧盟和美国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出口持续增长外,中国对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尤为显着,这一趋势得益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升级战略的推进以及企业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从行业表现来看,以制造业和创新科技为引领的产业扩张势头显着。这些企业不仅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或进行直接收购,还通过技术和资本投资迅速布局全球市场,实现了多个国家的供应链布局。
欧洲_绿色机遇与挑战并存:绿色需求旺盛引光伏新能源车企竞逐,贸易摩擦下企业迂回建厂,合作投资待挖掘。
中东_新兴合作热点崛起:友好关系与年轻市场活力激发,数字基建光伏成出海新宠。
北美_壁垒环绕中的突破:政策引制造业回流,企业借 "连接器国" 迂回破障。
非洲_潜力待垦的大陆:资源富矿与基建短板交织,电商零售优势驱动企业开拓,中非合作赋能。
南美_资源导向布局:矿产资源诱新能源车企近源投资,产业协同升级。
东南亚_热门投资胜地:经济活力迸发、劳动力成本洼地、政策优惠富集,产业协同紧密,多行业企业集聚扎根。
东南亚成为中资企业热门投资目的地
中国制造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形成了一幅 "远洋图",其中东南亚地区以其快速增长的经济、年轻的人口结构以及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成为中资企业出海的热门航程:
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强劲且制造业蓬勃发展
人口结构年轻与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凸显
政府政策吸引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助力
厂房与人力成本双低优势
中企传统行业合作与新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3中国企业海外建厂行业分布
在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企业逐步从轻资产试水投资转向在国外建设厂房。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它们凭借显着的成本和技术优势,以及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已在出口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2023中国A股企业海外建厂主要分布
从地区分布来看,美国是中国A股企业选择投资建厂最多的单一国家,而东南亚则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建厂的热门区域。尤其是中越双边贸易额连续3年突破2,000亿美元,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趋势。
策略抉择:出海模式与实战智慧
中企出海呈现出多元化出海方式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出海方式主要有三种:供应商合作、海外并购和投资自建,其难度依次攀升
供应商合作:能借助合作方的本地资源快速进入市场,节约成本,但存在对合作方依赖以及管理协调复杂的问题
海外并购:可直接获取资源与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但成本高、整合难度大且面临法规风险
投资自建:自主性强,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但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且运营风险高。
征途挑战:风险应对与规划导航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多重挑战,增加国际市场扩张和运营的复杂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企业在出海规划时需要在多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具备海外业务成功所需的条件和能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中提升竞争力和适应力。
中企出海面临的四大挑战
宏观经济波动
国际扩张中,企业需考量全球通胀、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保供应链稳定灵活
面对他国限制政策,企业要制定长远战略以适应国际环境变化
适应市场特性
各地法规、准入、文化及消费行为多样,企业入新市场易 "水土不服
企业需在 "中国式打法" 基础上,有效融入海外市场文化特点
基础建设保障
海外部分行业物流、供应链、技术支持等配套设施缺,限企业市场拓展
企业需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建高效物流网络,确保供应链稳定,并加强技术支持投入
专业团队组建
本地化运营能力关乎项目成败,缺经验影响进度与回报。
专业团队需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商业惯例和生产成本,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中国企业出海规划重点考量
目标市场调研:涵盖自然人文、经济、营商、法规、产业及园区成熟度等方面,助企业了解市场,预估出海成本与难度。
企业自身考量:涉及资金财务、人才团队、供应链管理、政策备案、风险及出海方案制定等,确保企业具备出海条件和能力。
未来了望:趋势前瞻与动态聚焦
从本土企业"走出去"到创立"全球化"品牌
展望未来,中国企业出海将迎来质的飞跃。在全面提速、传统求变、显现韧性的大背景下,企业正积极转变全球化策略。这包括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业链出海的转型,以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以提升其韧性和灵活性。同时,企业也注重品牌建设,推动海外本土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产品出海:依托优势拓展海外
产能出海:当地设厂利用资源
产业链出海:产能规模化带动上下游需求扩张,建立国际化产业带
生而全球化:整合全球创立品牌
持续关注话题
局势复杂多变,美国大选存不确定性,贸易壁垒变数多,产业升级创新潮起,企业格局重塑,大小企业各寻机遇。
国际政治:政治变化影响策略
产业升级:结构转型注重创新
企业图谱:企业各异各寻机遇
全球化这一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企业将持续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塑造在新形势下的全球化竞争优势。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企业将共同驶向一个充满机遇的未来,开启全球化的新篇章。
来 源:第一太平戴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