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一系列政策举措引发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释放出诸多关键信号,提振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宏观政策来看,财政政策积极扩张,预算赤字率拟按 4% 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增至 人民币4.4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扩大,旨在推动约 5% 的 GDP 增长并创造 1,200 万个新的城市就业岗位。货币政策重回 “适度宽松”,降准降息预期为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降低借贷成本,刺激消费与投资。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3月16日,30 项消费提振政策迅速落地,围绕 8 个方面部署 30 项重点任务,涵盖城乡居民收入、消费能力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升级、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改善、限制措施清理等方面,旨在进一步推动消费潜力的释放,促进内需复苏。这些行动有望带动企业发展,增加对商业地产如零售地产、仓储物流设施、产业园区以及办公楼的需求、推动商业地产市场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
信心提升消费地产双赢
2025年1 - 2 月的消费、投资和工业数据表现亮眼,超出预期。可以看到,从2024年11月起,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稳步回升,在2025年1-2月其同比增速回弹至4%,增加值达到人民币83,731亿元。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在1-2月份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了0.8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政策的靠前发力,比如地方债发行速度加快,有力地支持了地方项目的开工建设,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消费品补贴政策也发挥了显着作用,激发了消费者购买手机、汽车等商品的热情,有效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此外,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企业提前出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数据的增长。
科创驱动新兴产业崛起
两会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关键一项为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该政策彰显了我国未来持续提升对科创重视程度的趋势,其可从研发经费投入数据中得以体现:2020-2024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4 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人民币36,1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并且,财政部将继续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在2025年科技预算增长10%至人民币3,981亿元,支持推动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
零售地产消费强劲提振
“30 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增加的科创研发资金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器机械和器材、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年末持续上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虽有波动,但年末也趋于稳定。2025 年 1- 2 月,高技术制造业整体增加值同比增长 9.1%,加快 0.2 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前景广阔。随着新兴产业壮大以及优质服务业(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领域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扩张,相应企业在未来将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相应办公空间的需求也会增加。产业园区凭借定制化空间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和浓厚产业集聚氛围,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在甲级办公楼市场,尽管短期内市场供需利于租户,租金上行存在压力,但从长远看,消费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未来产业,以及 “人工智能 +” 行动带动相关企业快速发展,其对写字楼租赁需求将引领市场增长,推动办公楼市场触底反弹。
总结
总之,全国两会后的政策为商业地产市场指明了发展方向,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也蕴含着诸多机遇。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把握市场变化,才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