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这是今年7月全面降准后,央行今年第二次全面降准。此次降准有何考量?未来都有哪些期待?
此时降准有何深意?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此次央行全面降准主要解决流动性问题。”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赵英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经济仍在缓慢复苏,临近年末,流动性又受到影响,再叠加当下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央行大力度降准背后,宽松信号明确。
赵英军认为,在实现流动性宽松之外,银行信贷利率仍需下降,特别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要真正降低,才能将政策效果传递到实体企业,达成预想目标。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降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正当其时。而全面降准更便于各金融机构置换MLF到期量,有助于全面支持实体经济,包括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及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德文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复杂形势的双重影响下,市场流动资金趋于紧张,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亟需政府扶持,央行此时降准正当其时。
周德文说,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此次全面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能有效解决当下浙江域内中小企业困境。
全面降准将有何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李超认为,稳增长已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未来重点发力方向在于“宽信用”,2022年一季度将实现“四箭齐发”宽信用,即制造业贷款、减碳贷款、基建贷款、按揭贷款。
“‘新能源 ’领域投资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在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下,制造业投资及碳减排领域的资金需求将持续释放。”李超表示,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当季新增规模将达到11.3万亿元,达历史社会融资季度增量峰值,超2020年同期水平。
此外,李超认为,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将实现稳中有降。他解释说,此次央行通过降准资金置换部分到期MLF,相比没有降准、完全续作到期MLF而言,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进而利于向资产端传导,为实体部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景乃权认为,此次全面降准起到作用的关键在于整体经济环境是否改善、企业运营状况是否改善,否则即使资金使用成本下降,企业也没有动力去扩大运营规模、推动技术创新、增加投资。
立足浙江实际,景乃权认为,浙江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导,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但资金价格在全国范围来看,一直处于高位,降准有助于降低浙江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收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但同时,要防止企业无序扩张,利用低成本资金挪用转贷,造成更大风险。
还将推出哪些配套措施?
“中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央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全面降准如何实现“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未来还将推出哪些配套措施?
李超分析认为,2022年可能在强链补链加强制造业投资、通过保障房建设和首套房放松维稳地产投资两方面着重发力,实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
李超解释说,在“双循环”推进过程中,内循环政策将重点表现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相关投资上,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达到11%。
景乃权认为,降准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货币政策,在增加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要“降温”,防止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这也会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企业在有形市场‘真刀真枪’拼搏的时候,政策这‘无形的手’要从市场服务、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方面更加优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敢于投资,增强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大科研投入。”景乃权说。
来 源:中国新闻网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