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究底,任何一个行业商业模式的变化,更多是因为消费群体特性及需求定位在市场中发生了变化。
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或生产在资金、原材料、人力资源、作业方式、销售方式、信息、品牌和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重新组合,由此产生了新的创新方式和创新力。这是一个相对缓慢变化的过程。
这个变化过程相对缓慢,不过长租公寓过去的火爆似乎并非如此。当大多人尚未反应之际,这个行业已经沸腾,其中最明显的推动力则正是资本。
2018年8月,我爱我家原副总裁胡景晖表示:“当前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40%在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一味满足资本市场的胃口,现在发展严重跑偏了。”
一语成谶,如今倒下的企业已数不胜数,蛋壳、蘑菇租房等等。那么,现在的停顿是短暂的休整还是重回之前的长期休眠?
品牌公寓革新之路
1997年,贵州推出“房屋银行”的“存房”模式,以机构化的包租模式,串联政府、银行、业主,这是租房行业的先行模式,不过经过几年的尝试后,该模式未得到广泛验证。
2012年,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租房行业,长租公寓这一名词逐渐变得广为人知。那一年,号称“基金做收购、品牌做管理”的新派公寓拿到了赛富基金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同年,优客逸家在成都正式成立。
往前推两年,2010年,“you+”创始人刘洋卖了上海的房子在广州创业做青年公寓,魔方公寓在南京成立,创立连锁集中式公寓租赁模式;往后看两年,水滴、蘑菇等企业纷纷崛起。
在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公寓方依靠“融资—高价包租—快速扩张规模—再融资”的方式,野蛮生长,行业完成了“0到1”的积累,也留下了日后的诸多隐患。
小水滴创始人冯玉光认为这一历史过程证明了两条结论:一是分散式公寓很难规模化,因为改造、运营、并购等难度都较大,边际效益不断递减;二是受制于行业的金融产品匮乏,公寓方拼命做大规模数量,到最后反而会成为成本负担。
十九大后,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租赁新政,培育租赁市场和机构房东,鼓励租赁市场向前发展,而这段时间中行业的中坚力量则是开发商们。
2018年前后,招商壹间、万科泊寓、龙湖冠寓、金地草莓社区、旭辉领寓等Top30的房企,超三分之一都参与分食长租公寓蛋糕。
借助雄厚的资本力量,开发商迅速搅动长租公寓这一摊池水,“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潘多拉魔盒就此被正式打开。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就都很熟悉了,租金贷暴雷,大批租赁品牌阵亡。
标准化体系或为破局关键
不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未消失,因而长租公寓的客户需求依然存在,在利空出尽后,或许行业能够浴火重生。
但行业的玩法也正发生巨大的变化。
据冯玉光介绍,目前市场上90%的国企房产公司已经进入公寓市场,30%的百强开发商陆续进入公寓市场,正在逐步成为头部公寓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为此,水滴管家近日在此发布品牌升级,更名母品牌为“小水滴科技”,形成四大产品线:智慧公寓系统、整体公寓软装、运营咨询服务和委托管理。
希望将公寓管理经验和高层管理经验产品化,以匹配国资国企和开发商的业务管理和内部控制需求,将其运营流程通过软件进行规范。
毕竟,公寓服务行业依然是个“人服务于人”的行业,因此,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则显得至关重要,而当前围绕租赁社区的项目规划设计、供应链服务、运营支持等专业化分工却仍在起步期。
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而小水滴的业绩也证明了这一点。
2018年初,小水滴确立了大客户战略,定位为住房租赁行业一站式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更加系统、全面、一体化的专业服务,聚焦央企、地方国企、开发商、品牌公寓等大客户,同时为匹配大客户需求,产品及服务战略性升级迭代。
2020年,疫情下小水滴依然业绩翻番,领跑公寓大客户市场,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来 源:亿欧网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