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成冬奥使命的首钢园北区全面开放,迅速成为京城大热“打卡地”。游客既可与两金福地“大跳台”合照,也可在三高炉体验雕版印刷术,漫步于“不止·钢铁”工业空间,新首钢的生机活力感染着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
新首钢的人气,与其在冬奥期间的大放异彩不无关系。作为冬奥百年史中首座与工业遗产结合再利用的竞赛场馆,首钢大跳台见证了历史,也书写了历史。与此同时,伴随着冬奥健儿的一次次腾空翻转,蓝天白云之下,大烟囱、冷却塔与“雪上飞”的动感画面相互映衬,工业沧桑感与未来科技风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幅经典画面。“疯狂的烟囱很酷!”各方的积极评价既来自于赛事现场的视觉震撼,也来自于对这种独特城市复兴模式的由衷赞叹。
新首钢一路走来,如今的惊艳背后是近20年的转型探索。伴随夏奥申办成功,昔日钢花四溅的厂区开启“从山到海”的远征,借助冬奥筹办东风,百年钢厂开启蜕变升级之旅。“功勋高炉”变身多功能秀场,炼铁原料区成为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化作国家冰雪运动队训练场……在冬奥效应的带动下,首钢园加快集聚高端要素,逐步导入新兴产业,“旧貌换新颜”,昭示了工业遗存“腾笼换鸟”的巨大潜力,诠释了奥林匹克助力城市更新的无限可能,也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又一典范。
城市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旧厂房、老园区等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是摆在中外很多城市面前的课题。新首钢作为一张全新北京名片,某种程度代表着发展中国家在超大型城市快速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城市更新模式的回答。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珍贵“活页”,是城市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无论是作为空间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二是对工业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二产变三产,黑色变彩色”,五彩斑斓的发展样貌充分说明,找到与城市转型的融通之处,兼顾历史传承与动能培育,就能激活这笔“沉睡的财富”。
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今天的北京正在经历发展模式的深刻嬗变。以新首钢为代表的一批案例,既实现了有序疏解、环境提升,也促进了产业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多得。面向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老工业区更新的“北京方案”“北京智慧”,推动“厂区”“园区”向“社区”“街区”转变。比如,利用冬奥品牌效应,积极培育“体育+”;坚持数字赋能,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云转播、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场景应用;支持“首店”“首发”“首秀”等特色活动。在“腾笼换鸟”中打造更多城市复兴地标,展现着北京这方发展热土澎湃的创新激情。
“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更好保护,这样的发展哲学,成就了令人震撼的“冰与火之歌”,也见证了一个蓬勃焕新自信向上的北京。循时驭势、物尽其用,我们将带着时代的记忆一起向未来。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