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桥地区曾是上海最大的成片石库门里弄之一,改造前由于长期超负荷使用,居住条件十分恶劣。瑞安通过现代化的设计规划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之后,这一片区从人口密集的石库门聚居区,焕新成一个集合了“生活、休闲、工作、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核心复合功能区。其中,新天地更成为上海的时尚地标,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全球二十大文明地标”之一。
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伍江教授认为,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奇迹,一个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会创造出一个能够与外滩和城隍庙齐名的世界级文化目的地。
那么新天地将如何在这片富于厚重上海历史文化元素的土地上,成为“旧改”中开启市场运作的一把“金钥匙”?
旧砖“新”起来
在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片陈旧简陋的老式石库门,太平桥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意义,中共“一大”会址就坐落其中。
如何对这样一个地块进行改造,既是城市发展的机遇,也是城市更新的巨大挑战,如何在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是难点。
“要有新,但不能忘旧。”在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在他看来,上海要发展成为21世纪国际大都市,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和特色。石库门是上海独特的建筑群体,而太平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影响力均很重要。
罗康瑞认为,“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应 成为改造的思路,同时应将生活、工作等不同功能分开,以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国内外人才。
在此背景下,凝聚美国波士顿法尼尔厅市场项目设计师本杰明·伍德、上海的设计师精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等多方智慧,一幅融汇了“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功能的城市中心总体规划社区画卷,在太平桥徐徐铺开。在最为大众所知的新天地,瑞安通过对石库门风貌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开发,既为其留下了清水砖墙的历史气息,又使其升级成集文化、生活、餐饮、时尚于一体的商业空间。
“上海新天地引入了文化时尚元素,通过不同的业态商业布局,打造全新的消费习惯和理念,吸引了不同圈层的消费客群,改造后的上海新天地成为上海生活时尚的风向标和社交目的地。”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颖说,“瑞安始终配合城市发展目标,我们让改造后的旧区不仅仅是新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在保存城市肌理的同时,赋予它更多的商业价值,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旧区“活”起来
建筑历史研究者们在谈起对太平桥地区旧改的印象时,往往这样评价“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新的,但是旧建筑的‘瓶’中装了新城市活力的‘酒’,而新的建筑又用新的‘瓶’装上了旧区一脉相承的城市历史文脉的‘酒’。”商务、商业、生活、时尚等多功能元素在这里集结,互相的“化学反应”更让旧区焕发出不一样的“复合”活力。
太平桥的更新之路没有停留在“变新”上,让住宅老区“活”起来成为其旧改的最终目标。“建设步行优先、公共交通便捷、各功能区合理综合的片区,为的就是想让改造后的太平桥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王颖表示。
若从空中俯瞰太平桥地区,西边是上海新天地历史建筑重建区、北部是企业驻扎的甲级办公楼、南部是翠湖天地住宅区、东部购物娱乐商业中心,中间位置的太平桥人工湖则对改善环境、提升区域的整体价值功不可没。高密度和高融合度的城市肌理,不仅提升了生活的便捷性和城市包容性,也让城市更具有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旧改“样板地”仍有新期待
城市历史肌理与现代商业的结合,不仅让太平桥这个旧区改造的创新项目赢得了诸多建筑和城市规划大奖,甚至在不少关于城市更新的学术报告中成为不得不提的案例样板。
上海城市更新的步伐仍在加快。时至今日,太平桥仍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着优化。据悉,目前太平桥板块济南路以东、正在动工的淮海中路街道 123、124、132 街坊地块,将发展成为世界级商业和办公项目——太平洋新天地,与区域内已建成的物业共同组成一个集商业、办公和住宅的综合发展项目。该板块内的住宅部分翠湖天地五期产品亦即将入市,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依然秉承创造更加美好城市生活的理念。太平湖公园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未来该公园将绿意环绕,音乐喷泉、水生植物等四时不同。这片位于上海市核心城区的城市绿洲将成为极为舒适的户外休闲空间,可供更多市民运动、休憩。
根据上海市黄浦区的规划,外滩与新天地之间的老城厢地区将现“蓝绿丝带”。即方浜路—昼锦路共同组成的公共空间体系,将成为连接新天地太平桥地区、老城厢地区和外滩的重要通道。据上海市黄浦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有关部门将在方浜路连续植入小尺度的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在方浜路—昼锦路之间的支马路区域引入水景,形成蓝水、绿地组成的“丝带”道路,同时方浜路还将引入慢行系统,服务游客与居民。“从外滩到新天地,步行或骑车即可到达。”
“该蓝图对于上海新天地区域来说,又是一个历史性机遇。”瑞安方面表示,太平桥项目将配合政府共同实现“蓝绿丝带计划”,愿景将商业街延伸串联至外滩十六铺码头,进一步拓展黄浦区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上海的城市更新再添瑰丽笔墨。
来 源:经济参考网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