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稳就业、稳投资、稳预期等“六稳”工作的大背景下,国内多个省份近期密集公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近50万亿元的未来基础建设投资版图被寄予厚望,担纲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中,“新基建”今年以来短短4个月时间内,获得多次提及,并首次被写入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新词。
新基建,已然成为基础建设投资领域的“新宠儿”。
对于投资规模仍占据优势比例的传统“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来说,新基建带来的更多是挑战还是机遇,取决于“铁公基”能否取长补短,与新基建相融合。
对于深耕基建产业30年、不断创新民企投资高速公路模式的强荣控股集团来说,这恰恰是一个与时俱进、突破创新的大好机遇。在下文中,我们将基于创新的“高速公路+”模式,探讨高速公路和新基建如何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加快高速公路从传统交通产业向上下游产业聚合平台、产业经济带及新型服务综合体转型升级的进程。
一、“高速公路+新基建”相结合的内在动因
针对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为代表新基建,2020年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一业带百业”,助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带动创业就业。
而强荣提倡的“高速公路+”模式,则把“一业带百业”提升到新的高度,从高速公路“重通车”转向了“重运营”。其原理是:大幅拓展自身功能性和收益性,把高速公路作为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和产业经济载体,通过“高速公路+旅游+产业投资+特色小镇+新基建”等组合模式,因地制宜培育产业经济带、打造新型城镇集群,实现“建一条路,兴一个经济带,带动一个区域的城镇化发展”。
对比可见,两者的出发点和共通点均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新增长面、带动产业升级;其相结合的内在动因,则是两者具有许多互利的基础:
(一)“高速公路+”可为新基建提供拓展空间和应用场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大大提高建设效率和运营收益
首先,与“高速公路+”融合建设的新基建,可利用高速公路与乡村的零距离接触优势,依托公路路网铺展和辐射到广大乡村地区。在极大拓展新基建覆盖范围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形成新的城乡发展失衡。
其次,新基建与高速公路及其产业同步规划建设,将能够避免重复建设、无序建设、过度建设等老难题,特别是土地使用、光缆管线铺设、5G基站等建安成本预计将有效降低30%以上。
同时,由于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等原因,以往在乡村地区建设的通讯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其运营收益是远不如城市的,更多是出于国家战略和社会效益的考虑。而“高速公路+”通过培育产业经济带和新型城镇集群,形成产业和人口集聚,将为新基建提供多样化、产业化、高价值、高度集中的应用场景和服务对象,解决投资巨大的新基建在乡村地区的收益性难题。
(二)新基建为“高速公路+”赋予科技新动能
一方面,高速公路引入新基建之后,其道路建设、运营品质以及智慧交通服务水平将得到跨越式提升;另一方面,新基建强大的产业培育和拉动作用,将极大拓展高速公路的功能性和收益性,带来资产价值和社会效益增长。
最关键的是,“高速公路+”模式十分强调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和链接,以及交通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线内线外的高效整合流通。而5G网络、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新基建的核心优势,正是通过数字科技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融合升级以及资源配置。
(三)多个新基建产业可融入“高速公路+”模式
2020年3月30日《西安日报》第6版的《如何让“新基建”更好发力》一文中,有国内专家分析称,“新基建”可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层是以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如5G基站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第二层是可以对现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第三层即为新能源、新材料配套应用设施,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最外层则更多的是补短板的基建,如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中,除最外层的“类新基建”,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均可深度融入到“高速公路+”的模式当中。
我们认为,高速公路与新基建的交叉融合,将促进新基建在产业中落地并创造价值、产业在新技术赋能中得到跨越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下文将以强荣正倾力打造“高速公路+”样板工程的广西隆硕高速公路等投资项目为例,探讨“高速公路+新基建”有机结合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
来 源:人民网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