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广州将初步形成覆盖基础科学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孵化育成体系、科技公共服务的高水平发展格局。
近日,广州市第十五届12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2021年科技创新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广州在全国率先发布的科技创新领域新基建政策。科技创新领域新基建将成为广州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推动广州科技创新从产业主导模式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产业的新阶段。2021年,广州计划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力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70个。
汇聚国家力量与国际资源
今年广州提出的“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包括:构建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柱、以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4个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以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
这些平台体系是广州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体现。以其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例,《方案》指明将对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深海、深地、深空等领域设施为支撑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广州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基础。
此类设施堪称基础研究的“重武器”。截至2020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布局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仅55个。目前,广州尚无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此类科创基建。今年,广州力图在该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广州还将打造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目标,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同时,新增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打造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孵化育成体系,力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70个。
赋予创新平台充分自主权
根据《方案》,广州将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研究制定促进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相关文件。
立足广州市产业发展需求,广州打算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国内一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以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促进全球领先的技术、研究成果、人才及资本加速向广州集聚。
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李启荣表示,“新型研发机构”是地方政府与国(境)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签订共建协议打造的独立法人机构,它们以企业化的方式运营管理,具有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多个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费使用必然有‘灵活性’的诉求。经费使用灵活,才能实现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功能的全面化。”
接下来,广州将推动《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有效落实,进一步赋予创新平台在建设发展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凸显
根据《方案》,依托科技创新领域新基建,广州可创造出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此外,广州还计划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布局建设环华工、环中大、环大学城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活跃和规范全市技术交易市场。
广州科学城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图源: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网信办)
《方案》指出,将推动“一区三城”高质量发展。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筹划建设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创新领域新基建,推动区域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
借助“市场之手”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精准对接,广州早已付诸实践。此前,市科技局公开征集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的重大技术需求。这就是把“转移转化”的主导权和发力点,交由市场企业和科研人员搞定。下一步,广州还将在科创新基建方面,加快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具有专业化队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国际化合作“四化”模式的技术交易平台。
来源:南方日报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