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的意见》,这意味着安徽将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经验。
近年来,合肥城市建设进程持续加快,安全治理面临新挑战。为此,合肥市政府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打造城市生命线公共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综合支撑平台,探索形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据了解,该监测系统核心在于“前端感知-风险定位-专业评估-预警联动”一体化,实现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确保城市生命线的主动式安全保障。
据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介绍,自2017年启动运行以来,合肥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平均每月有效报警达92.8起。截至目前,通过实时监测报警和数据分析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可能引发燃爆险情212起。此外,该系统实时监测到沼气浓度超标报警3210起、供水管网泄漏67起、泵站运行异常事件46起、大用户不规范用水2处、路面塌陷预警2起、水锤预警5起、超过75吨的重型车辆超载事件7682起等。
业内专家表示,合肥城市生命线工程有效保障了监测范围内的桥梁、供水、燃气及热力管线等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避免造成城市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提升城市居民幸福生活指数。
来 源:合肥日报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