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消费者购买海景房直接目的并非自住,而是看好房子的长期增值功能。海景房的降温,说明房子正逐步回归居住功能,消费者对房子的预期逐渐实用化和理性化,投机投资行为降温,市场趋于平稳健康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海景房价格出现明显下跌。一度受到热炒的海景房被市场冷落,引发社会关注。
部分海景房风光不再,看似有些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对不少购房者而言,海景房的投资属性要强于居住属性。海景房项目往往以度假和养老吸引眼球,而多数消费者购房的直接目的也非自住,而是更看好房子的长期增值功能。海景房的降温,恰恰说明房子正逐步回归居住功能,消费者对房子的预期逐渐实用化和理性化,投资房产的热情大不如以前,投机投资行为降温,市场趋于平稳健康发展。
前些年,在资本炒作下,海景房受到不少人追捧,价格居高不下,房企盲目大规模布局,部分地区供给出现过剩,由此产生了泡沫。曾经的价格高企,来源于市场的炒作和消费者的盲目跟风,并非是真实需求的反映。随着供需发生变化和购房者趋于理性,海景房消费后劲不足,并且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风险。
价格由价值决定。海景房降温,是市场对其真实价值的重新评估。相比于普通住房,中小城市海景房往往“好看不实用”。无论是教育、医疗等资源的配套,还是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海景房往往都不具备竞争力。部分购房者仅仅把海景房当作家庭资产配置的工具,却忽略了长期空置带来的房屋管理、清理维护等问题。由于临海地段较为潮湿,海景房容易受到腐蚀,折旧力度往往更大。
现实中,不少购房者都是在旅游度假途中草草签订合同,但对于房屋预售许可、产权属性和具体细则并不知情,对房产长远价值缺少深入研判。实际上,不少海景房都存在价格陷阱,尤其是对异地购房者而言,买房后发现上当受骗的情况并不少见。
当然,海景房的降温,也集中体现出楼市调控政策逐渐显效。疫情发生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对此,多地因势利导,出台调控政策,在因城施策背景下,实行差异化调控政策,坚决打击各种炒房行为。从市场反馈看,限制投机性购房调控政策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也再一次警示炒房客,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不断弱化,而炒房带来的风险却在持续上升。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中,房价涨跌互现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押注房价只涨不跌注定只能自食苦果。
从长远看,产业和人口是支撑楼市回暖的核心要素。要想真正提振楼市,一些沿海中小城市只有苦练内功,摆脱地产路径依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此外,楼市调控的实践表明,从源头上减少房地产的财富属性,让其回归居住属性,方能从根本上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