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热度的不断高涨,“亚运效应”为杭州带来了准一线城市光环,也使得大批省内外投资客纷涌而至。无可置疑,奥体博览城目前已是杭州最炽热的板块之一。随着亚运会正式进入倒计时,全杭州乃至全国的目光都投向了杭州。承办整个亚运赛事的杭州奥体博览城也成了万众瞩目所在。一片繁荣的景象之下,所谓的“亚运效应”将会如何。
城市配套视角下的杭州奥体博览城
在峰会和亚运会两大盛会的预热,再加之拥江发展战略的加持下,杭州奥体博览城板块风光独好。正因如此,我们要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从城市交通建设而言,杭州站、杭州东站、江东站、萧山机场站、杭州南站5座高铁站,没有一座在奥体博览城。地铁仅6号线、7号线等少数通勤线,目前只能通过过江隧道形成与钱江新城的联动,交通并不是很便利。
教育配套同样也较为缺乏,据《杭州市基础教育专项规划(草案)》2035规划数据图显示,现有的幼儿园及中小学都分布在其较远的地区,同时滨江高教园区等四大高教区也与其相距较远。另外在认同感之上,也不及杭州人心中的城西文教区。
无论是从交通配套还是城市资源来看,远不如钱江新城和未来科技城的发展,特别是未来科技城附近杭州西站的动工,将盘活整个城西区域的交通,同时加强城西与城东的物理联结;另外作为TOD导向下创新发展的站城一体示范区,杭州西站将会充分联动周边区域,释放其信息产业能量,甚至辐射至青山湖科技城,这才是真正能拉动带动人流、物流、财流的核心枢纽驱动。
产业视角下的奥体博览城
于产业角度来言,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萧山主要是以传统工业为主。早在2011年,萧山工业总产值就突破5000亿元,形成以化纤纺织、汽车及零部件、机械钢构、羽绒服装等为主体的传统产业体系,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这些早已成为萧山的标签。(数据来源:萧山发布)
传统产业压力的日增,萧山整迎来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现代化写字楼和大型公共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基础设施资源正加快溢出;信息经济产业正悄然发芽生长……
借助萧山产业升级的东风,奥体博览城在承接其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已经开始着力引入杭州引以为豪的信息经济产业,但显然并不足够。产业变革带来的阵痛,使其工业方面远不如产业园区遍布的大江东板块;比信息经济又不如老牌大哥滨江,更遑论以“脑子起家”的未来科技城。
以阿里巴巴为龙头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凭借梦想小镇、海创园、之江实验室等等一连串大IP的拉动,信息经济、智能制造、科技金融、互联网+等产业快速集聚壮大,已成长为杭州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最强劲力量。奥体博览城想从滨江、未来科技城分一杯羹,可谓难上加难。
人口流入视角下的奥体博览城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抢人大战,落户门槛一降再降,足可见人口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最近的政府官宣,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点,杭州在连续4年人才净流入居全国第一之后,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
从目前透露的数据看,人口流入排在前三位的,依旧是余杭、萧山和滨江,其中余杭区2019年实际人口又增加20万余人,抢先坐实了人口流入第一区。(数据来源:余杭发布)
人口角度而言,这已经是余杭第三年超过萧山和滨江,人口总量和增量双双登顶浙江区域第一!在信息经济大环境下,奥体板块对于外来高层次人才来说,就业竞争力和offer选择空间偏弱,远不如互联网+产业如鱼得水的未来科技城。
同时奥体板块由于产业土壤上的天然差异,加上邻居滨江的“物理虹吸”,导致人才依然“一路向西”。虽然两个板块的城市中心和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明显不同,但未来若持续拉大人口流入的差距,奥体博览城可能更会“望人兴叹”了。
“让子弹多飞一会”——“亚运效应”下的奥体博览城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诚然,大型国际活动赛事往往具有一定的经济拉动效应,但是也别忘了大赛之后的经验教训。
雅典奥运会,希腊政府大力修建场馆,成本花费约数百亿美元,巨大的成本使希腊的建筑业背负过重,几乎喘不过气来。
从2003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水立方、鸟巢、五棵松体育馆等非常多的体育馆,总耗资达到约100亿人民币。斥巨资修建的场馆如今怎么样了?11年过去后,耗资34亿的鸟巢体育馆是赚了还是赔了?长久以来的疑问,我们仍未得到确切的答案。
而对于杭州来说,奥体就像是一张新的“城市封面”,它所承担的,是杭州更具现代化的城市形象。那没有足够产业、商务配套支撑的奥体博览城在亚运会后又会成什么样呢?因“亚运效应”的光环吸引而来的投资客,又能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回报吗?
答案或许只能留给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