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园区共建“新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营”,联合浙大山东工研院、浙江枣庄商会共同打造集研发、中试、注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疗健康产业孵化平台。
研究出台产业园运营管理办法,由薛城浙工产业园运营管理公司负责管理运营,区属国有企业负责建设办公、生产楼宇等场所,与浙江枣庄商会共同设立1亿元天使基金、10亿元产业基金,浙大山东工研院组建专家研发团队,配套高端实验室、万级无菌车间等先进设施,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实施“平台+科研+基金”产业发展模式。二是打造资源共享“新平台”。抢抓国家在山东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机遇,搭建医疗器械CDMO服务平台,提供场地设施、产品研发、中试验证、产品注册申报、生产体系建立、终端渠道推广等全要素服务。
秉持“从创意到产业”理念,广泛吸纳创业人员入驻,仅凭专利甚至创意即可入园,由平台提供研发团队组织研发,对优秀项目提供50—1000万元科研资助,对成功孵化企业提供独栋厂房,支持企业建设独立厂区,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三是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坚持边建设边发展,产业园采取“外地找专利、本地搞孵化、就地产业化”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园区已完成各类企业及机构签约、注册22家,已交付载体签约入驻率70%,大健康主导产业占比92%,储备企业及在谈产业资源10余家。其中,产业园引进的“全生物降解日化水溶性常温膜生产线”已实现国内自主试产,打破国际技术垄断,计划增加9条生产线规模量产,年产能达1800余吨,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
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编 辑: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