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绿色建筑发展和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建筑集成应用,实现建筑领域低碳转型, 7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委会承办的“光伏”+“绿色”实现双碳目标的建筑设计技术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多位总建筑师、高校教授及国内光伏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和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技术、展示绿色建筑和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成就,邀请参会嘉宾展开互动对话,碰撞观点,提出思考。
论坛现场
图片说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致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30·60”目标提出后,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利用转型,积极推动低碳社会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安全利用将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和任务目标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即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建筑应用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机遇期。研讨以光伏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如何在建筑中集成应用,从而实现建筑领域低碳转型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图片说明:互动对话现场
在互动对话环节,主持人邀请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仲继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黄秋平,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刘恒,山东建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王崇杰,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奔,保定嘉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翼飞上台,共同探讨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以及光伏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黄秋平认为,双碳中和的几个目标、途径都绕不开建筑的能效、产能、固碳、减碳等问题,建筑师将会从理念出发,最终将新理念、技术、材料的变化反映到建筑中。刘恒提出,首先我们在建筑设计建造之初就应考虑到碳排放的问题,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提出减碳的目标。光伏肯定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应在设计过程中就与建筑融为一体,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将会有更好的表现力。王崇杰教授则表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筑师是主导,光伏产品、技术能被建筑师们认可、引领,是非常关键的。建筑师们应积极拥抱光伏新技术。作为企业代表的张翼飞提出,光伏行业需要在与建筑结合的方向迈进,在大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多去了解满足建筑特性的要求,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吴奔认为,建筑行业是历史悠久、充满内涵的行业,而光伏仅仅是一个新兴不到二十年的产业,我们需要相互沟通、理解,最后才能做到融合。在互动对话的最后,仲继寿总结说,建筑光伏一体化需要多考虑光伏的寿命问题,企业在建筑功能,建筑美观、发电的基础上,强化它的寿命,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同时应在学校的教育中引入光伏,让学生通过教育对建筑有了全新的理解。
图片说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磊做主题演讲
论坛同期还举行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的换届会议,专委会秘书长张磊做专委会总结演讲。张磊介绍,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是在2004年成立,始终遵循一个宗旨,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满足建筑对清洁能源需求为目标,为太阳能建筑应用构建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的会员们共同创造了这样一个技术支撑平台,而专委会组织建立的太阳能建筑国家标准也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并一直致力于和企业共同引导创新新产品。同时,太阳能建筑专委会一直通过设计手段和工程实践,向相关行业传播低碳节能环保理念,目前在36个城市、56所建筑类院校进行了62次太阳能建筑与一体化的科普宣传活动。我们相信并有决心,让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在未来的双碳目标之下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张磊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向即将换届的专委会主任委员仲继寿先生献花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委会秘书长张磊向专委会主任委员仲继寿献花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设计院的建筑师、各大高校的老师、光伏行业的领头人,共同探讨建筑光伏现在或即将面对的问题,对建筑光伏一体化进程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光伏”+“绿色”实现双碳目标的建筑设计技术论坛将持续为专家、学者们提供广泛交流的平台,以创造为引领,以技术为 依托,把绿色建筑作为态度,相信双碳目标将会创造奇迹。
新闻链接:参会专家精彩演讲回顾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主席专家石定寰致辞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主席专家石定寰:
今天的活动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密结合。从去年9月至今,“双碳”目标为中国未来几十年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而建筑节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考虑到建筑能耗占人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耗能时间往往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建筑行业与太阳能结合,降低碳排放,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家要充满信心,让每一栋建筑成为新能源的载体。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仲继寿:
在“双碳”目标下,建筑的设计策略应该向以下几个方向去转移。第一,设计建筑应走向设计生活。建筑是为人所用,人的需要包括全生命周期的需要,从儿童、中年人、老年人,我们的理念应该从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遮风避雨的功能到向人的生活,健康生活,低碳生活去走。第二,近30年来,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包括材料、工艺层出不穷,建筑设计策略应该从技术主导向以设计师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第三,措施导向转向性能导向。过去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是评价措施导向,但是只有性能导向,目标导向才能让设计不走弯路。第四,功能优先转向运维优先。应该从过去设计的功能优先思维方式向运营优先的思维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谈今天的问题。第五,概念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未来的评价目标尤其是低碳建筑的评价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碳”,应该从技术专业节能的设计方法走向以空间节能为优先的方向。
环保、节能,健康是现代社会的三大问题,我们需要寻找一种策略,在满足人和健康的条件下,去解决节能问题,解决环境的可持续问题,这就是主动建筑的核心。它需要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去提高建筑的主动感知和主动调节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实行健康舒适,节能和环保的平衡。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黄秋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策的更新,建筑师更加关心设计理念的创新、建筑形式的创新和建筑技术的创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设计了6个巨大的阳光谷,百分之百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建筑能源空调的供给,做到了绿色创新和建筑结合,完美适应了“绿色世博,科技世博”的主题。一个建筑师要具备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坚持创新,创新的源泉是绿色和双碳;拥抱技术,应该和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积极拥抱,才能够创造更好的双碳环境美好的未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刘恒:
绿色建筑应具有多维度、多要素、跨学科、跨地域等特征,并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绿色建筑设计过程需要在绿色技术、标准等领域展开讨论,在空间封闭性、技术先进性、环境影响、高效率、用能需求、技术突破等问题上达成平衡,难度较大。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合众家之力,博众人所长,为环境助力,推动行业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宋晔皓:
随着BIPV技术体系越来越成熟,在在技术体系、技术原理没有本质性、革命性变化的前提下,建筑设计本身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BIPV如何实现与建筑一体化成为下一个在重点。国外的BIPV项目类型多样,包括办公、居住、体育、学校、交通等等。现在,我们迎来了太阳能大力发展的时期,建筑和光伏结合在一起,既满足生活的需求,也满足城市特色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发电,这是积少成多、特别重要的可持续目标的贡献。
保定嘉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翼飞:
未来的建筑方向将是可再生能源和建筑的结合,光电建筑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建筑与光伏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结合粘贴,当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光伏材料以建筑的形式和建筑进行结合。
天友集团首席建筑师任军:
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作为技术和产品,逐渐成为建筑的重要设计要素。随着技术发展,光伏可以有屋顶、墙面、遮阳等多种功能,希望有一天光伏和建筑真正结合起来,让光伏的技术和建筑的艺术真正融合。
山东建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王崇杰:
“双碳”目标提出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开始行动。对于建筑来说,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建筑的生产过程,即建造过程。二是建筑的运维过程。中国有3000多所高等学校,建筑面积10亿,在校学生4000万,教职工200多万。高校碳排放的特点是,校园面积比较大,种类比较多,人员密集,人员多,需求多,高校校能耗在社会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大。这些高等学校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里具有广阔的空间,并将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奔:
光伏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除了在新建建筑,未来更广阔的市场是对既有建筑的改造,特别是节能方面的改造,这在未来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光伏建筑一定是建筑为主,光伏只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建筑服务。从产品形态看,薄膜光伏是最接近于传统的产品,可以为建筑师从透光率、图案、颜色乃至于形状、尺寸,进行定制化生产。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景泉:
通过传统东方自然智慧的借鉴和学习,可以提高建筑文化适应性,营造人、建筑和环境和谐共生,思考如何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意境,结合艺术化表达与现代技术进行转移和演化,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让本土文化更加绿色。
隆基新能源产品营销高级经理付朋波:
“30·60”双碳目标不管是对整个环境的改变,还是减少碳排放,都是要人人参与的行动。在这其中,光伏组件产品质量以及设计施工问题必须重视。光伏屋顶易发生容易被掀掉、失火、锈蚀、屋面开裂等现象。因此,光伏组件的重量、抗风能力、安装便捷性、与屋顶的匹配性、美观性等都是 “未来的屋顶”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中信博BIPV商务总监刘培金:
屋顶光伏是在现有的屋顶上做屋顶发电的设备,从建筑的角度出发,通过技术升级,转型迭代,变成BIPV屋顶。这是屋顶结构相结合的全生命周期的屋顶,是从屋顶光伏到光伏屋顶的一个转型升级,为建筑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太阳能建筑技术研究所所长鞠晓磊:
光伏建筑的应用不是为了发电量更高,而是光伏可以为建筑更好的服务。除了能够发电以外,建筑光伏一体化还是能源美学和技术的整合,包括系统设计、建筑设计、系统安全等的有机集成,然后才能实现一体化价值体系。其次,光伏还能对建筑本身带来能源节省,也包括对照明、通风、空调的节省。
建筑师下一步需要做的,是提高对光伏构件的认知,掌握光伏的特性和关键参数。另外,建筑行业和光伏行业应该加强互动。对于建筑来说,随着双碳目标逐步的任务实施,智能建筑、节能建筑是未来的主要形式,未来的零碳建筑,零能耗建筑、产能建筑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建筑光伏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途径,同时建筑产能的构建规模化也在推动着建筑电气化。